• 400-090-5755

新闻资讯

公共自行车的“好”与“难”

  • 发布时间:2013-07-15 13:33:12
  • 点击量:1209

  北京市东城区某公共

自行车

租赁点,一位女士正在取车。(本报通讯员 易静摄)

  绿色、低碳出行,相信很多人选择自行车。近年来,杭州、武汉、上海、广州、北京等多个城市先后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,但结果喜忧参半:有的城市管理运转高效,解了人们出行的“燃眉之急”;也有的城市管理混乱,甚至知“

”而退,更增加了出行难度……

  公共自行车这一公共资源,怎样才能真正给人们带来便利,如何实现其

公共利益

最大化,值得我们思考。

  公共自行车受青睐,推广城市超50个

  “在一小时内,到另一站点立马还,重新借一辆,不仅免费,还能锻炼身体,何乐而不为?”5月13日,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门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,王先生向记者传授起了“免费借车经验”,只见他熟练地刷了一下“

一卡通

”,语音提示“租车成功,请取车”。王先生满意地骑车而去。

  近年来,我国很多城市正大力推行公共自行车服务。2008年,杭州率先在全国建立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,成为首个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城市。随后,武汉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先后启动公共自行车项目,目前公共自行车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迅速扩展,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  据报道,杭州将在近期新增5000辆公共自行车;苏州预计今年年底覆盖整个城区,数量将超22520辆,建成网点1230个;北京计划到2015年形成1000个租赁点、5万辆自行车的规模……

  “城市和区域绿道网建设的热潮,为公共自行车推行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条件基础。”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德说,政府鼓励绿色出行,重视慢行交通以及慢行交通设施建设,而慢行交通规划正逐渐成为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部分,这使公共自行车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
  资料显示,公共自行车的概念起源于欧洲,1965年荷兰出现第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,1995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推出第二代公共自行车系统,但其大规模发展是在近几年,且与中国的公共自行车快速发展密不可分。

  中国公共自行车信息网数据显示,截至2013年4月2日,我国实施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大中城市已超50个,杭州为我国公共自行车服务区域范围覆盖最广的城市,拥有自行车65000辆,租赁站点2670个。

  “公共自行车对于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、塑造良好城市形象、提高市民素质等都大有益处。”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徐立群认为,推行公共自行车不仅是政府需要,更是全社会的共同需要,因此应该更好地实现其公共利益。

无车可租,无地可停”,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

  采访中,记者发现,由于北京市办卡服务点较少,不能通存通取。“目前跨区域通存通取的是东城区、朝阳区,其他区仍然‘各自为战’,受理办卡业务的服务点仅有4个。”东城区公共

自行车

服务点管理人员小李说,他们的工作日为周一至周五,与大多上班族时间冲突,“要想办卡,只能请假。”

  王德介绍,在我国很多城市,公共自行车尚处于试点阶段,极为有限的投放量,并没有被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,无法满足庞大的需求额度。同时,在租赁点建设方面也存在布局不合理,缺乏整体规划及出行环境差等问题,大大降低了公共自行车的服务能力。

  也有不少市民反映,他们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时,会倾向更加方便快捷的地铁、公交等。尤其在上下班高峰,经常遇到“无车可租,无地可停”的尴尬,降低使用热情。

  “公共自行车存在本身是‘大众使用’,无人使用就无存在必要,但人人都占着资源也不合理。”徐立群认为,公共自行车毕竟不是仅针对个人而是涉及全民的公共政策,一方面,政府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并鼓励人们使用,另一方面,使用者也应该考虑他人需求,用完就要及时释放这些公共资源。

  王德介绍,在一些城市,很多市民办了卡却很少用。2011年上海闵行区数据显示,全区自行车投放量为1.9万辆,但全区“休眠卡”竟有2.8万张。与此相反,有些市民却可以无成本将车占为己有。“作为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政策,这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。”

  “我国虽然拥有数量众多的公共自行车,但并不能提供每个人都能使用的便利条件。”王德指出,为更好实现公共自行车的

公共利益

,必须考虑需求。

  徐立群赞同王德的说法。他认为,稀缺资源如何分配是社会管理的

题。公共自行车是一种稀缺资源,不可能每人都享受到。政府或参与组织应通过样本调查得出精确数据作为参考,以此测量不同群体的需求强度,最终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人群。

  破解管理运营模式难题,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

  “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定位是政府支持下的公益项目,而合理的管理运营模式十分重要。”王德说,推行公共自行车服务虽然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,但随着城市扩容,公共自行车规模越来越大,探索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营模式是更好实现其公共利益的关键。

  徐立群告诉记者,目前我国公共自行车的管理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两种:政府投资企业运营和企业投资政府补贴,前一种模式的代表为杭州公共自行车项目;第二种代表为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,而采用第二种模式的城市还有南昌、无锡、烟台、海口等。

  “‘政府投资、企业运营’的模式较好。”徐立群认为,由于公共自行车前期设施建设投资较大,后期运营利润也受其规模、服务范围和使用率等多种因素影响,若由企业投资运营会面临较高风险。

  2005年北京开始对公共自行车租赁进行探索,扶持民营企业进入市场,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,政府给予有限支持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,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也曾一度火爆。然而好景不长,由于运营成本高、投资回报小等原因,有些企业难以为继。

  对此,王德指出,为更好实现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公共利益,政府应在网点规划与土地运营上最大限度地扶持企业,在前期规划、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,加快政策出台步伐,加大资金投入;同时,适当放开广告经营权,让企业有更大生存空间。

  在这方面,杭州已先行一步。目前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,不靠租车收费已实现少量盈利,在自行车车身、租赁点站牌投放广告,通过商业开发支持公益化运行,满足日常维护运营成本之需。

  “靠商业开发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,为企业投身公益事业创造机会,值得大范围内推广。”徐立群说,“通过企业赞助为社会提供公共自行车,同时杜绝纯粹的广告宣传,应通过个性化设计,在颜色、图案方面显示企业个性,吸引人们骑车出行。”

© 2024 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  • 退卡及充值地址:
  • 1 . 北府路10号公积金中心大楼6楼616       服务电话 400-090-5755
  • 更多>>